top of page

月报-2023年1月

  • Writer: BedRock
    BedRock
  • Jan 31, 2023
  • 3 min read

市场回顾:海外通胀如预期回落,联储加息如预期放缓,国内疫后经济活动明显恢复

今年以来美国通胀如预期回落,经济指标也呈现进一步放缓,联储加息也如预期连续两次放缓至25个bp,同时指出再加息几次后就暂停。市场走在联储前面,2年期国债利率已经从之前高位的4.72%回落至4.09%,反映出市场不认为联储加息会到5%以上并且今年会开始降息。10年期国债利率也从此前4.25%的高点回落至当前3.4%,驱动市场估值水平整体回升。

国内疫后经济活动显著恢复,1月还有疫情传播和春节因素影响,复苏空间还有待验证,但从先行指标看,消费需求修复还未结束,地产销售的回暖才刚刚开始,二手房已有所体现,新房还没怎么开始。


展望&投资思路

保持此前的判断,国内今年看“稳增长、增信心”带来的经济修复,特别是地产和消费领域。目前市场对于地产的恢复依然有很多怀疑且普遍认为新房销售还会继续负增长,我们认为其中有较大预期差,疫情以来居民积累了近4万亿超额储蓄,随着房价下跌、首付比例下降、房贷利率下行到历史低位,居民的购房能力反而在提高,如果能够重塑信心,地产消费和投资更可能明显好于市场预期,而重塑信心正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最重要内容。消费方面,疫情期间经历了供给收缩、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和投资、商务活动相关从而有更大需求弹性的领域预计也有更大的改善潜力和更长的持续性。

海外方面,整体市场估值水平从22年“杀估值”转向“估值修复”,这个过程预计还未结束,整体估值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基本面方面,尽管经济步入衰退,但从近期美股Q4财报看,虽然Q4业绩普遍走弱,但市场对业绩下调普遍已比较充分,而从对23年的展望看,不少领域的底部也开始清晰,甚至见底的时间和程度有好于预期的迹象,以TSM为例,此前一度不少声音认为其先进制程新产品提价不成功且老产品会降价,而事实上大部分客户都接受了新产品提价,且毛利率好于预期。此外,科技公司普遍开始控制23年的资本开始和运营成本,控成本费用的效果也呈现超预期的迹象,在市场对公司盈利预期下调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只要后续经济衰退可控,那么盈利预测更大概率会出现上调。在估值修复、短期盈利预测改善的背景下,竞争力强且有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将会最为受益。


港股:相对还是最为低估。目前看香港服务业还是最看好的领域。

中概:中概退市风险已阶段性得到缓解、而平台经济也从此前监管趋严转向支持鼓励发展,且同样也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积极寻找机会。

美股:估值扰动最大时候已经过去了,目前看衰退的影响也好于预期,且衰退也是暂时性的会随着进入降息周期而改变。目前可以找到不少竞争优势强,并能够进行全球扩张不断成长,定价合理甚至低估的投资机会,即使纳入考虑宏观扰动后,依然基本面有韧性或者悲观预期已经足够充分。

A股:在同样选股标准下,A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以下但不如港股便宜,但同样会受益于经济的复苏,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目前聚焦的主要几个方向:

1. 海外云计算的投资机会。看好服务中大型企业客户、竞争格局好的细分领域,他们是最不容易受到宏观影响的刚需;

2. 半导体的结构性成长机会,主要是看好先进制程相关的半导体机会,短期的景气度影响提供了很好的买入机会;

3. 疫情后时代,海外出行旅游服务平台的投资机会;

4. 在金融支付领域的结构性成长机会,主要看好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的垄断公司;

5. 国内服务业,以物业服务、职业教育等为代表的长期成长且被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

6. 依然具有良好成长性且当前估值合理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

7. 有良好发展前景且当前估值合理的品牌消费品公司;

8. 新能源汽车:看好能够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环节/公司。

9. 国防:需求和宏观经济无关,且会受益于未来大国竞争,和其他投资相关度低能够为组合减少波动;

10. 美国国债:将受益于未来通胀回落,利率正常化,是好于现金又不同于股票的低风险资产;

其他方向有符合我们标准的我们会很开心将其纳入进来。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